互盈光新能源科技:
抓住光伏浪潮机遇,推动高质量发展
引言
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光伏行业作为绿色能源的代表,正逐渐崭露头角。 光伏企业如何在这一浪潮中抓住机遇,实现快速发展,成为行业内外的关注焦点。 本文旨在企业介绍和对光伏行业的深入分析。
第一章 光伏企业概述
光伏企业是清洁能源领域中的关键组成部分,专注于光伏产品的研发、生产 与销售。这些企业在光伏产业链中各司其职,从光伏原材料供应到光伏电站运营, 每一环节都不可或缺。
互盈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光伏系统集成商和光伏电站运营商,是将光 伏电池和组件集成为完整的光伏发电系统的企业,具备项目实施和运维方面的专 业能力,可提供全面的光伏解决方案,包括光伏设计、光伏设备和支架销售、光 伏电站建设与投资。我们与多家一线品牌厂商紧密合作,所使用的光伏产品具备 高效转化率和出色的耐候性能;时刻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和政策变化,制定出合理 的运营策略,以确保光伏电站的稳定运行和收益。此外我们还注重设备维护和安 全管理,及时获取电站运行过程中的各种数据和反馈,进而对项目产品和技术进 行持续改进,提高光伏电站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互盈光新能源始终秉承着合作 共赢,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理念,积极整合产业链资源,提高产业链协同效率, 降低成本,增强企业整体竞争力。
第二章 光伏行业分析
一、产业链分析
光伏行业作为当前全球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业链涵盖了上游原材 料、中游光伏组件制造以及下游光伏应用三大关键环节。
在上游原材料环节,硅矿作为光伏产业的基础材料,其质量和成本的变动对 整个产业链具有重要影响,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工艺的改进,多品硅、单品硅等关 键材料的质量不断提升,成本逐渐降低,这为中游和下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 支撑,高质量的硅材料不仅提高了光伏组件的转换效率,还降低了制造成本,为 光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游光伏组件的制造过程是产业链的核心环节。在这一环节中,电池片、玻 璃、铝框、按线盒等部件的组装精度和质量直接决定了光伏组件的性能和寿命。 随着光伏技术的不断进步,光伏组件的转换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同时制造成本 也在不断隆低。这些技术进步不仅推动了光伏行业的快速发展,也为全球清洁能 源的普及和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下游光伏应用环节是光伏产业链的最终体现。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需求的增 加,光伏应用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光伏电站的建设和运营成为光伏应用的主要领 域,分布式能源、户用光伏等新兴市场也在不断起。这些应用领域的发展不又为
光伏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也为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和升级提供了有力支 撑。
在光伏电站建设方面,随着光伏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降低,光伏电站的 规模和数量都在快速增长。大型地面光大电站和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建设和运营, 不仅为电力系统得供了稳定可靠的清洁能源,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和经 济效益。
二、光伏行业发展现状
1. 市场规模扩大
光伏行业是新能源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能源需求的 不断增长,全球光伏市场规模呈逐年扩大之势,近年来,我国光伏新增装机量一 直居全球首位,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我国 2023 年前 11 个月光伏新增装机 163.88GW, 同比增长 149.4%。预计 2024 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的中性预期为 474GW。
2. 技术不断升级
太阳能电池的主要材料是硅,而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由于成本高、制造难度大 等问题,限制其在商业化应用中的发展。近年来,新型光伏材料不断涌现,光伏 技术不断的升级,产品效率也不断提高。最新研究表明,N 型TOPCon 电池的转 换效率已经达到 24%,而传统的 P 型电池效率仅为 22%。这意味着更多的阳光能 被转化为电能,大大提升了光伏系统的整体性能。例如,降基利用其在 N 型电池 技术上的突破,持续领跑光伏行业。
3. 市场竞争加剧
随着全球范围内新能源政策的推动,以及硅材料市场价格波动,光伏产业的 进入门槛逐渐降低,市场竞争加剧。特别是中国市场,处于全球光伏产业的领先 地位,但随着过剩产能的推出,光伏企业间的竞争已经从规模向产品质量和技术 水平升级。
4. 国家政策利好、海外需求旺盛
在“稳增长”大环境下,国家政策对新能源不断加码,持续催化行业发展。 2022 年 6 月,国家发改委、能源局等部委联合下发《"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 规划》,明确提出到 2025 年可再生能源年发电量达到 3.3 万亿千瓦时,相关一 系列政策将有效推动光伏等新能源建设、促进新能源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打开 新能源在工业与建筑等新型应用领域,光伏将继续迎来较高增量空间。
传统市场与新兴市场并进,海外光伏装机增势不减。以欧美为代表的传统海 外市场持续推动清洁能源转型,保障中长期需求高确定性。在国际形势不稳定下, 保障能源安全成为欧洲各国的迫切要求,促进欧洲可再生能源装机量继续上移, 同时,美国政府在 2022 年 6 月发表声明,准许美国企业在未来 2 年内免税进口 来自柬埔寨、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的光伏产品,这一举措也有望提振美国光伏
装机需求,并减少反规避调查对中国光伏企业的影响。此外,中东、南美等地的 光伏市场潜力也在逐渐兑现,以巴西为代表的地区市场快速扩张。
三、光伏产业的潜力大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球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传统能源如 煤炭、石油等资源却日益稀缺。而光伏发电作为一种可再生的能源形式,通过太 阳能的转化来产生电能,不仅能够满足人们对能源的需求,还可以减少对传统能 源的依赖,从而缓解能源危机。
传统能源的开采和使用不可避免地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导致全 球变暖和气候变化。而光伏发电过程中不产生任何污染物,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 放,有助于改善空气质量和减少环境污染。
传统能源主要依赖于中央化的能源供应体系一旦发生故障或自然灾害将会 导致能源供应中断。而光伏发电可以在各个地方进行分布式建设形成分散的能源 供应网络,提高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光伏发电项目的建设和运营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可以为当地创造大量的就 业机会,提高就业率,推动经济发展。此外,光伏发电也为投资提供了新的选择。 随着光伏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降低,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投资光伏项目,通过 发电收入获取稳定的回报。
四、未来趋势
1. 未来仍需电网配合消纳,构建更灵活高效的并网生态
中国光伏业协会对 2024 年光伏新增装机的预测落在 390-430GW,对我国 2024 年新增装机的预测落在 190-220GW,认为行业面临严峻的供需形势,优胜 劣汰将加速。国家发改委、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新形势下配电网高质量发展的 指导意见》,指出有序扩大配电网投资,协同推进配电网建设改造,系统推进配 电网与源荷储科学融合发展。到 2025 年,配电网网架结构更加坚强清晰,供配 电能力合理充裕;配电网承载力和灵活性显著提升,具备 5 亿千瓦左右分布式新 能源,1200 万台左右充电桩接入能力。
2. 光伏成为全国第二大电源
迈入“十四五”之后,在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支撑下,新能源迎来的全速 发展的新周期,国家政策、地方规划密集出台,国有企业强势加入,直接推动光 伏电站投资进入白热化。
截至 2023 年上半年光伏新增装机基本与去年全年数据相当, 占新增电源总 装机的 56%。光伏已经是中国装机规模第二大的电源,仅次于煤电。
3. 光储成为稳定电源
据统计,2023 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或已突破 400GW。国际能源署发布的《2023 年电力市场报告》指出,可再能源电力将成为末来三年全球电力装机增长的“绝 对主力”,而光伏在其中将扮演举足轻重的作用。过去,光伏发电受制于度电成
本等因素,只能作为补充电出现,在整体电力供应中的占比非常低;而在最近三 年,随着光伏建设在全球的全面爆发,其在电力供应中的份额不所提升,尤具在 光储融合与光储平价的大背景下,光伏 (储) 系统已经从过去的补充电源,发展 成为稳定能源,并且在未来三年将逐步具备作为主力电源的能力。
光储从过去的“补充电”,发展成现在的“稳定电”,以及未来的“主力电”, 这其中的驱动因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商业方面,随着光伏组件、储能等 成本持续下降,光伏系统的度电成本在过去三年下降了超过 30%,而随着碳酸锂 价格的大幅下行,储能度电成本的降幅更是超过了60%,光储供电在更广范围、 更多场景中实现了商业闭环,大大加速了应用进程。二是技术方面,随着光储加 速融合,以及一系列新材料、新技术的广泛应用,让光储系统的供电稳定性得以 大幅提升。比如碳化硅、氮化镓等第三代半导体的应用,让功率器件的效率和可 靠性显着增强;光储系统的安全设计水平也在快速发展,从交流侧安全到直流侧 安全,从硬件安全到软件安全、信息安全,从被动安全到主动安全,安全设计正 在编织一张多节点、全维度的“保障网";构网型储能技术的应用,让高比例新 能源稳定并网与消纳成为可能;此外,GVh 级光储建网能力已经有了实际应用案 例。
--广东互盈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