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 网站首页 > 粤商精英

粤商精英

李明智:剑走偏锋,做中国真正的创业投资
时间: 2019-08-01 15:24:24     

李明智:剑走偏锋,做中国真正的创业投资

 

 

风险投资存在的意义在于帮助那些有技术和市场前景的企业,发展壮大,最终实现企业、风险投资、社会多赢的局面。而不是单纯的在企业成功之后,去分一杯羹。——李明智

 

对初创型企业情有独钟、挑选技术创新型企业投资、甚至派团队成员到投资企业去参与经营、投资时间最长的项目超过7——这些在风投行业里看似难以理解的举动,却正是李明智对风投独具匠心的理解!也正是他独到的眼光、耐心的调研分析以及强控风险能力,让广州海汇投资虽“剑走偏锋”,却至今还没有一个失败的投资案例。在国家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的背景下,李明智与他的团队却早已怀揣了“做中国真正的创业投资,与企业共成长”的雄心与气度!

 

理工科出身,投资“工龄”却超20

“光电工程硕士”、“工商管理博士生”、“ 曾在华中科技大学作为MBAEMBA及全日制硕士的外聘专家——这些“帽子”似乎与“风投”风马牛不相及,然而,就是这样背景的李明智,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一个偶然机会踏入了“风投界”,并从此开启了他传奇式的风投人生。

1995年,他参与组建广东省科技风险投资公司,成为了国内最早从事风险投资的专家,投资了一大批高科技项目,并曾担任公司内IT行业和生物制药行业投资的主要负责人。

2002年,他组建了广州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并担任董事总经理;2007年,他组建了广州海汇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并担任董事长,投资了一大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科技项目,实现了这些项目的产业化。

此外,多年来他独立研究私募股权与创业投资、企业核心竞争力及战略并购,并将研究心得带到著名大学的讲台。曾在国家行政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和北京、深圳、广州、佛山、中山、温州等地以及中国风险投资等大型会议讲授私募股权与创业投资、并购、企业核心竞争力等。

目前,李明智掌控的海汇投资主要采用“基金-管理公司”的运作模式,管理科技创业投资基金和海汇成长创业投资基金两只私募基金,管理资产规模达70余亿人民币。可以说,李明智是我国风险投资发展的见证人与参与者。

 

“初创期+技术创新型”企业情有独钟

“做中国真正的创业投资,与创业企业共同成长。”在一份海汇投资设立初期印制的宣传册首页上,赫然印着这样一行字。“我们主要投资于孵化期、初创期的技术创新型企业。公司从一开始就坚持这一理念。”李明智介绍说。
    “孵化期”、“初创型”、“技术创新型”,这三个关键词,在其他风投机构同行的眼中,是“避而远之”的,按照正常的思路,投资发展期、稳健的、回报大而快的企业才是风投“该做”的事情!然而,这些企业在李明智的眼中却是个宝,“初创期+技术创新型”是他选择投资项目的核心。他认为,这些企业才值得投资。

“由于是初创期投资,所以我们入股时的溢价率就非常低,低廉的持股成本,保障了整体投资回报率。从目前来看,我们的回报率要高于一般的从事后期投资的风险投资基金。只要做好风险控制,最起码到目前为止我们所投资的项目,还没有一个项目有失败的苗头。”李明智对选择初创期企业给出了如此阐释。

目前,李明智管理7风险投资基金,参与投资的项目超过80个,其中有32个属于初创期投资项目,所占比例达到40%,时间最长的已超过7——这在国内风险投资界可谓绝无仅有!

而对于他所坚持的要挑选技术创新型企业投资,在国内风险投资界也颇有争论。理由是“原创性高科技在中国几乎不存在!”技术模仿或略有创新,销售模式制胜是很多国内风险投资项目的现状。
    对此,李明智举了一个例子:“我们投资的广州吉必盛项目,拥有世界一流的气相二氧化硅生产技术。公司首家工厂在江西成功运行不久,就因为竞争对手的恶意打压被迫关闭。第二家工厂设在吉林,但2006年吉林石化爆炸,又把工厂炸了个干净。两次遭遇让公司濒临破产倒闭,当时我们都认为这个项目要失败了。但正是因为有核心技术,通过提供技术服务,企业又迅速站了起来,目前已拥有吉林、江苏、四川三大生产基地,成为国内产量最大、技术最先进的气相二氧化硅产品供应商。

李明智认为,风险投资从投入到最后的退出,整个过程都充满了不可测性。但在诸多变量当中,只有拥有核心技术的企业,才能抗御难以叵测的风险。

 

“撸起袖子”参与企业经营

     “把人派到企业去,参与企业的经营,为企业提供增值增值服务!”这又是李明智异于同行的举动,他所投资的80个项目中大多委派人员参与到经营当中,帮助企业完善财务、营销、人事等部门的日常运作。而在同行的眼中,这种做法无异于不可思议,“如果还要我们撸起袖子,参与企业日常经营,这样的企业我们坚决不投。企业的管理团队如果连我们都不如,我们为什么还要投资?”一家投资机构的负责人如是说。

可李明智不这么认为!他认为风险投资机构除了有资金之外,更重要的核心竞争力在于“能为企业提供增值服务”, 他甚至断言:“这是未来风险投资机构的一个发展趋势!”,对企业进行诊断,然后对管理制度和团队进行完善,就是一项最重要的核心增值服务内容。而允许投资者的人进入企业参与经营,需要企业家有开放的心态,这也是李明智在选择企业时所看重的。“一个企业要获得投资,企业家只要拥有一个开放合作的心态就足够了,其他不足的地方我们可以一起来逐步健全嘛!”他如此说道。
    选择初创型、把人派驻到企业参与经营,如此“不按常规出牌”却能成为海汇投资的成功“秘诀”,躲过这里面的重重“暗礁”,事实上是与李明智对公司投资的清晰定位以及高素质的人才团队分不开的。

早在公司成立之初,李明智就清晰地认识到不可能投资所有的行业,因此确定IT、新材料、生物工程及医药、新能源和环保产业等四大产业为投资方向,并按照这四大方向进行专业人才储备。通过专业人才团队,大大地提高了对项目技术含量评价的准确性。

 

致力于“做中国真正的创业投资”

“风险投资存在的意义在于帮助那些有技术和市场前景的企业,发展壮大,最终实现企业、风险投资、社会多赢的局面。而不是单纯的在企业成功之后,去分一杯羹。”这是李明智对风投的意义的理解,也是正解。

然而,在李明智看来,目前国内的风险投资界,风险投资机构拼的是关系和价格竞争,表现在现实中就是风险投资机构拼命和政府拉关系,找到一个比较成熟的可以IPO的项目,就互相打价格战,看谁的报价高,完全丧失了风险投资本身的价值,更像一个投行的行径。他对这种现状表示忧心:“当一个群体在社会分工中找不到自己的价值时,等待他的只有淘汰。”

在李明智看来,风险投资对国家和社会的意义重大,除了风险投资机构自身要走出误区之外,国家应给予政策性的扶持和引导。他指出,美国经济之所以能几经浮沉,但总能峰回路转,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技术创新。而美国技术创新不断的原因在于有世界上最活跃的风险投资,能够在市场不断发现和扶持创新性技术。中国要想实现真正的强国梦,必须重视和发挥创业型风险投资的作用,并给予财政税收上的优惠政策。只有调动全社会的资源参与到技术创新上去,这个国家才有强大的理由。
  因此,李明智在创办海汇投资之初就定下了“做中国真正的创业投资,与企业共成长”的理念,并一直坚定不移地贯彻至今。